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浅谈安徽省地图集的编制

旅游日记admin7浏览0评论
浅谈安徽省地图集的编制


2024年3月29日发(作者:中国旅游新闻网最新新闻)

浅谈安徽省地图集的编制 

范卫群(安徽省第四测绘院,安徽合肥230031) 

资源环境图组、经济社会图组、发展与规划图组、区域地理图组。 

①概览图组:由安徽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安徽卫星影像、安 

徽政区、安徽地势、安徽对外交流与合作等专题组成,反映出安 

徽区域特点、特色及省区概览。 

②历史图组:由安徽的历史地理变迁、安徽历史名人、安徽 

文物古迹、安徽历史重大事件等专题组成,体现出安徽历史变 

0前言 

迁及安徽的传统文化。 

③人口资源环境图组:由人口分布、劳动力状况、地质构 

造、地貌形态、土壤、气候、水系、水资源、水利工程、土地资源分 

地图信息作为一种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地图 

信息革命的浪潮正迅猛地冲击着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 

领域。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一个全新的地图信息社会和空间的 

时代即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20世纪60年代在编制国家地图 

集工作的推动下,受国际上编制区域地图集的影响,我国开始 

编制省区综合地图集的热潮。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掀起了编制 

省市区地图集的第二次热潮,大多数省市区编制出版了各种地 

图集。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 

展,科学技术水平及客观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省地图集的内 

容、形式与编制方法也都不断改进,我省也出版了新的地图集。 

布、矿产资源分布、植被、森林、动物、特产、灾害性气候及地震、 

环境保护与监测等专题组成,充分介绍了安徽省区主要资源、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的状况(数量与质量)及其开发建设潜力。 

④经济社会组图:由综合经济、工业、农业、电力设施、陆路 

交通、航运、邮政、通讯、旅游、贸易经济、财税、金融、教育、科学 

技术、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医疗卫生等专题组成,体现了安徽 

各行业的布局、规模和特点。 

⑤发展与规划组图:由中部崛起(河南、山东、湖南、湖北、 

山西、安徽)、东向发展(长三角、泛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泛 

新地图集是公开出版发行,面向社会、面向广大读者,取得了较 

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珠三角)、省域经济发展(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沿淮城市 

群、山区特色经济带、安徽经济开发区、安徽产业集群)等专题 

图组成,每幅所占页面不等,图片、说明文字视具体专题图内容 

而定。 

1 安徽省地图集编制的目的与图集内容 

编制安徽省地图集的目的是运用直观的地图语言、形象的 

图表、精美的照片、简明扼要的文字、现代化的制图理论,以最 

新的测绘成果为基础,及使用现代信息科学成果,反映安徽省 

建国以来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徽 

日新月异的崭新面貌。新图集从多方面系统地反映安徽的自然 

条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历史变迁的空间分布和地区特征, 

⑥区域地理图组:由省辖市行政区划图、省辖市城区图、省 

会城市另附中心城区图、市辖区图、市(县级市)区县地理图、县 

城城区图及照片、文字等组成。 

3图集的编绘原则和要求 

3.1编绘原则 

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库。开篇,分概 

览图组、历史图组、人口资源环境图组、经济社会图组、发展与 

规划图组、区域地理图组等六大部分组成,是内容充实、丰富多 

突出新图集的完整性,严格按照作业指导文件的规定进行 

编绘。 

彩的信息库,是方便灵活、功能齐全的工具书,吸引读者引人人 

胜的知识库。 

①图集的总体设计大纲是图集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编 

制图集的总纲和作业的基本依据,也是拟定其它技术文件的基 

础。总体设计书是由编辑部执笔,专家论证评审,编委会集体讨 

论通过执行。 

2图集的选题与结构 

安徽省地图集是以自然资源图、社会经济图、普通地理图 

为一体的综合地图集,其实质是指那些图组、图幅作有机的结 

②图组或图幅的编辑技术设计书是依据总体设计书要求 

编写的更加具体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它是由编辑编写,经编辑 

部讨论、主编批准后执行,其内容包括: 

a.图名、比例尺、图廓大小、页码、经纬网密度; 

b.图面配置——包括地区和范围,附图配置; 

c.地图要素的选取指标、取舍和概括的方法; 

d编绘原图的技术方法、工作流程——地图要素分层储存, 

图历簿填写等; 

合,共同说明一个中心主题。一部综合性省地图集一般均考虑 

是否“完备”的系统,但单纯地满足这点是不够的,而是看它内 

容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协调一致,是否表达了主题思想,各图幅 

之间能否相互补充,其内容是否具有可比性,无论是自然现象 

或是社会经济要素都应该能反映其内在联系,有机结合的规律 

性,从而体现图集的科学性。 

从内容选题的框架结构看,包括概览图组、历史图组、人口 

e.地图整饰要求和审校规定; 

£图组的附图、附表——指标图、样图、图例; 

g.图集的制印方案。 

3.2地图编绘的要求 

d.正确表示居民地的行政等级和居民地注记的现势性和准 

确性; 

e.城镇居民地平面图形轮廓的概括必须保持外轮廓的准确 

位置和外轮廓与其它要素的联系。 

在编写技术设计书时,应编制居民地容量提示图,提供各 

居民地容量的相对数据,以保持图幅上居民地密度对比关系和 

整体图幅的一致性。 

居民地按其行政等级分为如下六级:省会政府驻地、地级 

市政府驻地、县(市、区)政府驻地、乡镇驻地、行政村、自然村。 

①概览、历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规划部分地 

图的地理底图要分层编绘,表示水系、居民地、道路及道路附属 

物,境界、地貌、建立地理底图数据库,各地理要素表示的详细程 

度,根据专题地图的需要和比例尺而定,原则上以满足最复杂的 

专题图种需要为标准。地理底图编绘分两种版式:一种为省城域 

带邻区地理底图,另一种为省城陆地不带邻区地理底图。 

②概览、历史、人El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规划的专 

省会政府驻地、省辖市政府驻地用真形表示出城市平面外轮廓 

和主要通道。市、县区政府驻地用街区表示,保持其外轮廓形状 

特征,乡镇及以下居民地用圈形符号表示。 

道路及道路附属物:因为道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动脉,也 

是连结居民地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图集中:①应表示所有铁路和在建铁路;② 

题要素的编绘,主要采取两种途径进行。专业性强的专题图,编 

辑部提供地理底图并提出相应要求,由有关部门或单位组织专 

业技术人员制作编绘作者原图,定稿后由编辑部制作出版原 

图。其它有关部门或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图件资料、数据资 

料、文字资料等),编辑部编制作者原图,经有关部门或单位组 

织专家、技术人员审核定稿,最后制作出版原图。 

表示所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高等级干线公路;③表示所有 

县级公路,县乡道路在构成路网、保持路网密度对比前提下可 

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应根据专题内容要素的实际情况选 

用下列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值线法, 

区域法,点数法,定位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展法, 

动线法。 

作适当取舍;④正确反映不同区域道路的密度对比差异和道路 

等级差异;⑤正确处理道路与水系、居民地、地貌及其它要素的 

关系。 

道路附属建筑物,表示铁路车站(铁路的起讫站、途径市县 

城镇的车站)、隧道、渡口(区分车渡、人渡)、桥梁(只表示双级 

环境资源自然图通常以点状符号法、等值法、质底法、区域 

法为主,人言社会图以统计图型为主。统计图中,相对指标多分 

级统计,绝对指标多以分区统计,分区统计以城市为单位,分级 

统计以县区为单位,多年比较需要确定比较年份。 

河上的桥梁),桥梁区分铁路桥、公路桥、双层桥。长江及较大河 

流上的桥梁应标注桥名。 

境界:市县区普通地理图上表示省界、省辖市界、县(市、 

以上各种表示法应根据专题内容灵活运用,有时可以几种 

表示法同时使用。以达到更有效地反映专题现象的目的。其次, 

各种符号的设计应尽量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增强创意效 

果,体现制图新技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水平。 

3.3区域地理图 

区)界、乡镇界四级。境界以编图基本资料为基础,采用省民政 

厅勘界成果资料和省政府调整行政区划建制的最新文件作补 

充资料,编图时必须依据现势资料进行认真核对和修改,确保 

市县级境界准确无误。 

省界、省辖市界、市县区界绘制晕带。行政区域的表面注 

记,只注邻区,主区不注记表面注记。 

①安徽省辖市行政区划图主要反映我省辖市市域行政范 

围,市县在省辖市市域中的位置,它按照行政区划设色。 

地貌:市县普通地理图,地貌用地貌晕渲表示,分层设色 

色层分阶0~20,20—50,50~100,100 ̄200,200-500,500 ̄1000, 

1000—1500,1500~1800,1800以上。 

②县(市区)普通地理图是区域地理图的主体,表示行政村 

以上所有居民地,适当选取一定数量的自然村和具有重要意义 

的其它居民点及地物(城区外的大型工厂、矿山、学校、医院、科 

学观测站或在国民经济、交通、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的地物)。表示铁路(包括在建铁路)、公路(包括在建高等级公 

路)、水系等,尽量详细地表示自然河流和水利基础设施。表示 

用符号表示山峰,标注山名和高程,适当选取少量高程点 

表示地面高程,市县境内容尽可能选取一个最高点和最低点, 

并用较大一级的注记注出高程。 

3.4城镇平面图 

城镇平面图主要反映城市的街道、广场、交通、绿化、水系、 

地貌和城乡结合部的地理环境等内容,以显示城市的建设规 

模,基础环境和未来的发展空间。省会城市、省辖市城市平面图 

街道区分为主要街道、次要街道,一般街道三级,县(市、区)城 

镇图只区分主要街道和次要街道。街道等级划分不单纯依据街 

道的宽度,还要考虑街道的交通流量,经济意义等。用点位符号 

和注记标出政府驻地、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公共设 

乡镇以上行政区划境界,地貌用等量线加分层设色表示,具体 

编绘要求如下。 

水系:a.正确反映河流的主流支流的关系; 

b.正确描绘主要河流的河床形态及与河谷地貌、水利基础 

设施的关系; 

c.正确反映水系密度和区域对比关系; 

d.正确处理水系与居民地、道路、地貌等其它要素之间的 

关系; 

e.

施、名胜古迹等。主要街道应注记名称,次要街道视图面情况选 

择标注。街区内适当注记一些大地名,在郊区用街区和独立房 

屋符号表示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等居民地。用分层设色或彩 

保持水网结构的平面图形的区域特征。 

为保证水系选取密度对比关系,应编制河流密度分区指标 

图, 确分区界线,确定选取河流的长度,制作密度分区略图, 

制定选取长度标准。表示主要码头、河坎、水闸、排灌站等。 

居民地:a.在保证地图清晰易读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增加 

色晕渲表示城镇平面图的地貌。 

4图集编绘的技术方法 

4.1编图方法及工艺 

居民地的负载量,以满足读者的用图需要; 

b.正确反映不同地区居民地的密度对比关系; 

c.正确反映居民地与其它要素的相互关系; 

本图集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地图集其内容复杂,图形多 

总体设计 

T 

总体设计评审 

和整理、底图编制、作者原图编绘等。 

②原图编绘:根据制图资料,按图组及图幅设计书 

进行地图编绘。 

③计算机制图制版:全部采用计算机制图制版一 

体化技术完成。 

收集资料、分析整理 

④印刷出版,图集所有内容经终审验收,批准付印 

后印刷出版,具体制图工艺流程设计如下(见图)。 

4。2印刷装订 

印刷装订是图集的最后环节,要求图集印刷成品 

各图组、图幅的编绘技术设计 

专题图缠地底图编绘、普通地理图编绘、城镇平面图编绘 

J I 

1 f 

质量力争达到国内同类图集的先进水平。图集采用进 

口四色印刷机,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一次印刷。 

①印刷材料选择:纸张用128g ̄157g进口亚光铜 

文字编辑、图片扫描校色 专题地图编绘 

板纸;印刷油墨采用进口亮光油墨;封面用3ram厚绝 

缘纸板包PVC材料;图集采用锁线胶装。 

f 、 f 

睹宙 馋 1一 

f 

l 

②印刷质量要求:图面清晰,层次分明,墨色饱满, 

色彩还原和印刷套合准确。 

③装订质量要求:图集装订做到内芯胶装牢固,拼 

幅接边准确,裁切整齐,尺寸符合开本规定,封面清洁 

出版原图定稿 

』 

图幅组版 

无褶皱,衬壳平整、坚固、不翘变。 

i 

彩色打样 

5结束语 

安徽省地图集,其内容涵盖广泛,信息量大,是全 

面了解安徽省地理情况、行政区划、城市建设、科教文 

卫、旅游事业、社会经济等内容的重要资料,图集的出 

版发行可为各级领导机关和业务部门分析研究安徽省 

j 

终审验收 

』 

印刷装订 

图集编绘印刷工艺流程图 

现状,制定方针政策和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广大 

读者提供获取有关安徽的多类信息和开展咨询服务, 

同时,是用于对外交流提供国内外读者了解安徽投资 

环境,进行社会活动和旅游观光等的参考资料。 

样,不同地图的编绘表示方法差异较大,但具体上仍包括编辑准备、原 

图编绘、计算机制图制版和印刷出版等四个阶段。图集编绘全部采用 

数字化制图技术和工艺,比传统的线划模拟地图内容更丰富,信息量更 

大,表示方法更灵活,成图质量更好。因此对图集的制图方法和工艺的 

要求就更高。制图工艺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图集的质量和 

成图周期,本图集主要编绘工作步骤如下。 

①编辑准备:具体内容包括总体设计、图组及图幅设计、资料收集 

,●,,,,,,,,,,,-,,,,,,.-l---,--J,.-,m.1-.-,..-,Ⅲ--

参考文献 

[1]刘岳.国家经济地图集设计和地图可视化方法技术【J】 .

地理学报,1995(3). 

[2]徐庆荣,杜道生,等.计算机地图制图【M】,武汉:武汉测绘 

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J………-, 

(上接第154页) 

扰,并且使回水与湖水进行充分的热量交换,将排水口设置在距离取水 

口约100m的湿地处,采用自然渗透方式分散流入湖中,既提高了热交 

比,其优点是系统不受地下水出水量影响,对水质没有 

破坏或污染作用;系统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 

换效率,还降低了工程成本。 

④水处理装置。尽管湖水中基本无水藻、沙子等杂质物,但为了防 

止水源水系统的阀门、管件、换热器等设备及其附件在实际运行中被堵 

性;而开式系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水资源状况 

和水资源使用政策的限制。 

塞,而妨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本系统设置旋转式全自动除沙机。旋转

式全自动除沙机具有自动清洗能力,设备在连续工作中,能自行将污物 

从旁通管排除。 

⑤中间水池。供水管中的水源水流经过滤后,通过输送泵进人中间 

4 结 论 

本项目位于黄山太平湖风景区,环境保护要求高, 

为了避免对太平湖水质的影响以及根据两种方案的技 

水池(利用建筑消防水池6OOm ),中间水池内设置有水位计和水温传 

感器,系统可根据水位和水温状态自动控制各循环系统运行方式。 

术经济性比较,确定在设计中采用闭式地源热泵循环 

系统,在场地面积足够大时,采用水平埋管可以省去钻 

⑥板式热交换器。二级循环泵将中间水池水通过板式换热器与地 孔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能,因此采用闭式潜水式湖 

源热泵主机进行热交换,最终实现地表水与系统的热能交换。 

闭式地源热泵室外系统通过循环液(水或以水为主要的防冻液)在 

封闭管路中流动,实现系统与岩土之间的换热。与开式室外换热系统相 

底水平埋管地源热泵循环系统,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 

境和降低投资成本的效果,真正体现新技术带来的便 

利和效益。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