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新中国70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旅游日记admin12浏览0评论
新中国70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珠海海泉湾温泉度假村房价)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笔谈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

开创了中国

年来

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庆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深入学习和贯彻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刊特邀来自

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河北行政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

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四位教授

围绕党的建设

法治建设

军事与

学院研究生院

以飨读者

国防建设等主题进行阐释和解读

习 总书记指出

如果没有中国共

新中国

70

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贾绘泽

DOI:10.16513/yllyj.2019.04.002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民族不可能

产党领导

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

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

习 谈治国理政

样的国际地位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中国

70

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所罕见的巨

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

大成就

这是新中国

党的领导

年发展进步的根

也是一条根本经验

本政治保证

第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

革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义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政

中国共产党是全

治领导力量

毛泽东指出

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

毛泽东文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31999

03

习 总书记也强调

在当今中国

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

力量

党政军民学

”(

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中共中

一切的

习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

央文献研究室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建设论述摘编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

2017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

  

新中国

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在经

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增强

人民物质文

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

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生

位显著提升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认真总结新中

新中国成立

70

年之际

不仅有助于

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验

建设和改

深刻认识新中国

70

年中国革命

而且对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

革规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然选择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年第

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不仅是历史的必然和

人民的选择

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还在于它具有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 总

书记从理论

政治

组织

制度和密切联系群

众等五个方面概括了党的政治优势

并强调

这五大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力量

是我们党始终保

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法宝

始终坚持

党的领导

就要坚决反对以任何借口怀疑

否定

歪曲

诋毁党的领导

习 总书记

明确指出

:“

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

问题上

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

眼睛要特别

明亮

立场要特别坚定

绝不能有任何含糊

和动摇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习 关

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

》,

北京

中央

文献出版社

2017

32

33

第二

中国共产党具有总揽全局和协调

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总揽全局和协调各

方是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

也是我

们战胜风险挑战

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

一是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是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优越性的突出特点

习 总书

记把其形象地比喻为

众星捧月

”,

这个

就是中国共产党

他还把国家治理体系形

象地比喻为

大棋局

”,

把党中央比喻为

”,

指出

:“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

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

’,

车马炮各展其

一盘棋大局分明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

习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

》,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31

二是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们始终以强大的政治优势引领和推进改革

开放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

取得了巨大成就

没有党的领导

没有

党的总揽全局和协调各方作用的发挥

就没

16

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

三是总

揽全局和协调各方的发挥主要通过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习 总书记指出

:“

通过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

效执行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十八大以

来重要文献选编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

2016

54

同时也通过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让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

使党

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

人员

也通过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

国家权威

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第三

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关键在于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

如果一个政党不能适应实践

和时代新要求

就有可能被实践和时代抛

苏共丢失政权就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案

新中国

70

年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

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这个根本

性问题

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建设

从而使

党始终能够走在时代前列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围绕执政后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

在健全民主集中制

反对官僚主义

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艰辛

探索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面对新的时代

课题提出

:“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

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

。”(《

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993

39

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们党

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关键是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要开创新局面

。”(

:《

在全

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北京

人民出版

2018

同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

首位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确保党的崇

高政治理想

高尚政治追求

纯洁政治品格

和严明政治纪律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升到了新的

历史高度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理论武器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指导思想

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必须与中国

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创造出符合中

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

才能为中

国发展进步提供坚强的思想引领和保证

这是新中国

70

年正反两方面实践证明了的

科学真理

也是新中国

70

年发展进步的基

本经验

第一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

决定着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新中国

70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

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就在于

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

的行动指南

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

习 谈治国理政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33

)。

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占统治地

位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能够代表并且

只有它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工

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指导

思想

没有马克思主义

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是坚持马克思

主义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笔谈

毛泽东曾指出

:“

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

必须读

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

这是

第一

。”(《

毛泽东文集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99

109

邓小平也指出

:“

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

我们任何时

候都不能违背

这是毫无疑义的

。”(《

邓小平

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14

虽然中国社会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

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是我们依然处在马

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和原则不会过时

三是要反对指导

思想多元论的错误思潮

指导思想多元论

思潮的理论基础是真理多元论

实质是搬用

西方思想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对此要坚决予以批判和驳斥

总之

,“

背离

或放弃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

迷失方向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

一根本问题上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

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

谈治国理政

北京

外文出版社

017

33

)。

第二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

时代特征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

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密切地联系起来

是我们

党一贯的思想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毛泽东就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

二次结合的重大任务和要求

开始探索符合

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

以后

邓小平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教训

提出

:“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

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

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邓小平

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新中国

70

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17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年第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重要思

科学发展观和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

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具体实际和新时代要求相结合

围绕

坚持

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怎样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基本问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新时代中国发

展进步的思想引领和思想保证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

代特征相结合关键是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

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

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

新中国

70

年的历史表明

什么时候思

想解放了

什么时候就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国实际有机结合

邓小平明确提出

:“

只有

思想解放了

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41

一是有问题意识

就是以中国建设

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为导向

入思考

探寻答案

在解放思想中破解难题

实现理论创新

解决现实问题

二是重视调

查研究

习 指出

:“

重视调查研究

是我

们党在革命

建设

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

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

回顾我们党

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

什么时候全党

从上到下重视并坚持和加强调查研究

党的

工作决策和指导方针符合客观实际

党的事

业就顺利发展

而忽视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

究不够

往往导致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

领导意志脱离群众愿望

从而造成决策失

18

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

:《

谈谈

调查研究

》,《

学习时报

》,

2011

11

21

三是反对各种错误倾向

新时

新矛盾

新任务和新使命需要思想再解

以新的思想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新时

代中国实际有机结合

但是解放思想不是

丢弃原则

也不是脱离实际

要反对有人把

解放思想与四项基本原则对立起来

企图改

变方向

走邪路

反对有人把解放思想看作

鼓励闯红灯

打擦边球

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基本价值理念

体现在

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和各个

领域

新中国

70

年中国发展进步的一条重

要经验就是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

第一

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标

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

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理念首要的就是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

标准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诉求

新中国

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利

益诉求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

奠定了制度基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围绕维

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努力探索

取得了前

所未有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历届领

导集体都坚持把

群众满意不满意

高兴不

高兴

答应不答应

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 总书记明确提出把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

奋斗目标

强调

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团结带

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

改革开放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坚定不移走共

同富裕的道路

”(《

习 谈治国理政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

是新中国

70

年党的历届领导集体对以人民

为中心价值理念的坚守

才使城乡居民收入

大幅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比如

1949

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仅为

49.7

2018

年达到

28228

年均

实际增长

6.1%

城镇居民年恩格尔系数从

978

年的

36.5%

下降到

2018

年的

27.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

1978

年的

40.1%

降到

2018

年的

30.1%

第二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调动人

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认

识和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新中国

年中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不

竭源泉

一是调动各个阶层群体积极性和

创造性

习 总书记指出

:“

全国广大工

农民

知识分子

要发挥聪明才智

勤奋

工作

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和

生力军作用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要克

己奉公

廉政勤政

关心人民疾苦

为人民办

实事

。……

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

创业精神

回馈社会

造福人民

做合格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谈治国理政

北京

外文出版社

018

41

42

二是确立起激发各个

阶层群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安排

中国

70

年我国逐步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

排包括根本领导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根本

文化制度

根本社会治理制度

还有基本政

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经济体制

政治

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等重要制度

能够

有效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笔谈

三是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成果作为推动中

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制度

在改革开放进程

人民群众有很多具体的制度创新

比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股份合作制等

我们

只是

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

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382

),

这正是新中国

70

年发

展进步的基本推动力

第三

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正确处理好

几个利益关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的贯彻落实需要正确处理好实践中面临的

几个利益关系

一是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国家

一方

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具有根

本一致性

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也是人民群

众的利益

另一方面

要统筹兼顾好国家利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当三者发生矛盾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同时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着力解决关系群

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又要引导群众着眼大

着眼长远

理性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

长远利益和暂时利

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

也就是

尺度

”“

大标准

小尺度

”“

小标准

的关

所谓

大尺度

”“

大标准

就是整体利益

长远利益

根本利益

所谓

小尺度

”“

小标

就是局部利益

暂时利益

具体利益

大尺度

”“

大标准

引导

制约和规范

尺度

”“

小标准

”,

从而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比如

,“

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

根本利益

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

目的是要

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产生乘数效应

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

相互抵消

”(

中共中

央宣传部

:《

习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

》,

北京

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6

80

)。

19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

年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

制度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

稳定性和长

期性

任何社会的健康发展进步都有相应的

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

会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集中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新中国

70

年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

人民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自

由和平等时指出

:“

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

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可能实现

而这样

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

。”(《

马克思恩格斯

全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82

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证人民实

现真正的自由平等

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

只有社

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除了社会主义制度

有任何其他制度能够给中国带来发展进步

能够改变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但是中

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传统苏联模式的社

会主义制度

也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

社会主义制度

它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

建设和改革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

是党

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

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

根本成就

习 总书记指出

,“

这一制度是

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

中共中央

文献研究室

:《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69

),

适合中国国情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

比如

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能够体现人民民主

代表

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的多党合作

既能够保证国家统一

又能够有效处理各

20

种民族矛盾和纠纷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

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科学

社会主义原则

又扎根中国大地

体现了中国

实践和时代要求

呈现出显著的优势

有力地

保障了新中国

70

年发展进步

习 总书

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中指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

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是具有鲜明

中国特色

明显制度优势

强大自我完善能

力的先进制度

。”(《

习 谈治国理政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7

51

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这些显著优势概括为

十三个方面

包括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

义方向前进

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

保障

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

集中力量办大

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促进全体人民

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走共同富

裕道路

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培养造

就更多更优秀人才

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和发

展利益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为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等制度优势

这些

优势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

基本依据

也对推动人类制度文明进步具有

重要价值

当然新中国

70

年不同历史时期

和历史阶段制度优势的彰显和发挥总是与

当时面临的实践问题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

的阶段性特征

但是从总体看

随着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制度优

势发挥就更为明显

成效更为显著

第三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创新和完善

新中国

70

年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根

本保障作用

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已

经尽善尽美

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各个领域制度体制改革

提出新的要求

作出新的部署

强调

:“

全面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十八大

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

2014

51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了系统部署

强调全面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

代要求对制度创新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制定了新的规划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集

中系统地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进行了设计和安排

并从党的领导制度体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十三个方面

提出了制度创新和完善的要求

为新时代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基

本方向

提供了基本遵循

。“

我们的制度将

一天天完善起来

,……

成为世界上最好的

制度

”(《

邓小平文选

北京

人民出

版社

1994

337

),

邓小平曾经的设

想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总之

新中国

70

年发展进步的基本经

验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总结和提炼

但是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

发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作用

它们分别从政治

保证

思想引领

价值导向和制度保障等不

同层面推动中国进步和发展

同时又相互联

相互支撑

相互作用

互为一体

有机统

一于新中国

70

年建设和改革实践中

共同

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笔谈

推进中国进步和发展

贾绘泽

法学博士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

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中国

70

年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经验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

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

革命

建设和改革

70

年的伟大征程中

我们

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

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进行了

深入探索和实践

走过的历程波澜壮阔

不寻常

积累的经验承前启后

十分丰富

对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经

验进行研究总结

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

执政能力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意义重大

坚持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

在与时俱进中明确党建目标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首要问题

就是要正

确地确定党建目标

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

党的问题

所谓正确的党建目标

主要是指

必须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

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使党的建设目标符合当

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合党在客观上应承担的总任务

目标正确

党的建设便可遵循着正确方向发展

党的领

导就坚强有力

反之

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

就容易出现偏差

党的领导就会弱化

这是

总结执政党建设

70

年实践得出的一条最重

要的经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们党正是因

21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