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国际旅游发展状况及消费者需求分析

旅游日记admin12浏览0评论
国际旅游发展状况及消费者需求分析


2024年4月21日发(作者:乘车公交线路查询)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国际旅游发展状况及消费者需求分析

一、 国际旅游市场分析

2005年全球的国际游客总人数远远超出预期,达到8亿人,实现了历史新

高。在增加的4200万国际游客中,欧洲游客超过17万人,亚太地区11万人,

美洲800万,非洲和中东地区为300万。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成果显示,2005年

全世界游客增长幅度已达到了5.5%。

按区域结果显示,非洲出境游客的增长幅度最高,达到 9%, 其次是亚洲和

太平洋地区( +8% ),中东( 8% ) ,美洲( 6% )和欧洲(4%)。与此同时,尽管2005

年呈现了一个相对较慢的增长速度,但中东在过去五年中表现出了最强的年平均

增长实力。自2000年以来,其年均增长10%,超过亚太地区的年均7%, 非洲地

区的5%,欧洲地区的2%以及美洲地区不足1%的年均增长比率。相比之下,世界

平均增长水平仅为3%。

图1、1990-2005年世界入境旅游

从国际游客的出游情况来看,由于旅游目的地气候的影响、及世界各国带薪

假期的时间安排,6月至8月是许多国际旅游者出游的高峰时期。从2005年的

走势可见,3月至4月也形成了一定的小高峰。这为旅游目的地编制游程安排、

确定旅游促销宣传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2、月度国际游客到达量

2005年,国际游客出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50%),达到4亿零2百

万人。商务客人栈道游客总数的16%(1亿2千5百万人),为其他目的出游的

游客有26%,如探亲访友、宗教目的、健康目的等(2亿1千2百万人),其他

8%的游客出游目的不明确。

超过半数的国际游客采用地面交通到达旅游目的地,其中道路交通(43%)、

火车(5%)、飞机(45%)、水上交通(7%)。在过去两年中,乘坐飞机的游客,

其增长量远远大于乘坐其他交通工具的游客的增长量。

对许多旅游目的地而言,国际游客在住宿、餐饮、交通、娱乐、购物方面的

消费构成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劳动就业的机会。2005年

资料来源

:

世界旅游组织

有超过70个国家的国际旅游收入大于10亿美元。世界范围内,国际旅游接待量

大约为6800亿美元(约5470亿欧元),增长了470亿美元,并且几乎所有的地

区都呈现增长态势。

按地区分,入境旅游收入最多的是非洲,增长幅度为8.5%;其次是亚洲和太

平洋地区,增长 4.3%;美洲增长3.8%;欧洲增长2.4%;中东增长1.5%。各地

区不同比例的增长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如仍短途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飞机票

价的下降、旅游目的地提供的产品越来越物有所值,等等。

资料来源

:

世界旅游组织

国际游客到达量(百万)

国际游客接待量(十亿美金)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与2004年相比,世界上前十名的旅游目的地排名基本与2005年保持一致。

唯一的变化是中国的国际旅游收入超过德国,跃居为第六,德国的增长幅度为

6%,而中国的增长幅度已达到了14%。国际入境旅游人数方面, 中国与土耳其

在过去十年里,作为旅游目的地已经表现出了相当强劲的增长势头。在亚太地区,

中国的国际入境旅游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在经历了2004年SARS、印度洋海啸之后,2005年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得到

了恢复并呈现大幅的反弹,其国际游客到大量的平均增长幅度达到8%。其中,

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增长为5%,东北亚地区异军突起,增长幅度为10%。其中,

中国台湾(+15%)、中国大陆地区(+12%)、日本(+10%)、中国香港和澳门地

区(+8%)。增长的原因只要是由于飞机票价的下跌及中国大陆地区的进一步开

放。

尽管旅游业每年的发展状况并非是规律性的,世界旅游组织仍根据一定的方

法对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做出了预测。据估计,旅游业将维持其在长时间内的稳定

增长。

图3、1950-2020年国际游客到达量

(南亚中东非洲东亚及太平洋美洲欧洲)

二、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实际数量 预测

1990年伊始,中国旅游GDP开始呈现迅猛增长。自1993年旅游业改变统计

范围开始,中国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9.6%和

16.4%。2003年至2004年出现的唯一一次下跌,主要是由于SARS给旅游业带来

的负面影响。截至至2005年,旅游者人数达到13.63亿人次,年增长10%左右;

旅游收入达到7686亿元人民币,在2004年的基础上上涨了12.4%。

图4、2001-2006中国旅游总收入

(单位: 十亿元人民币)

资料来源

:

世界旅游组织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资料来源

: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从1993年至

2005年,国内旅游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人数达到16.3% .

入境旅游市场中,除外国游客,还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游客,其中来自

这三个地区的游客总量占到国际游客总人数的80%。自1993年以来,入境游客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近9.1%,来自旅游业的外汇收入达到16.5%。2005年入境

旅游的市场规模达到1亿2千万人次。然而,在2006年1月至9月2006年,增

长速度略微放慢, 与2005年同期相比仅上升2.86%。香港、澳门、台湾游客的

增长率为1.9% ,而外国游客下降了7.76%;旅游业外汇收入总额为146.8亿美元,

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4.1%。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能促使中国旅游业经历更

为快速的增长,同时也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提高中国及相关主办城市的声誉,并

相应地成为国际旅游者密切关注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作为典型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

是从2004年的SARS恢复过来后,旅游业的发展更为迅速蓬勃。据世界旅游组织

的最新预测显示,2007年至2016年间,中国的旅游业将以8.7%的年平均增长率

稳步发展。在未来10年之内,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旅游经济强国。

三、 西方游客的需求分析

1)西方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西方的旅游发展较早,游客的成熟度较高,自然也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设

施和传递的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目前到中国来旅游的许多西方

游客已不仅仅是单纯地游览和观光,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好奇、求知的心情,希望

真正了解中国和这里深远的文化。有几类产品十分受到他们的喜爱:

首先,西方游客非常偏爱寻找伟大文明的历史根源。例如,西安的兵马俑、

北京的故宫能够把游客带回到中国古代一样。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文化古迹。古

迹少的地区无法满足游客进行深入的历史旅游的需要。

其次,自然奇迹是西方游客度假旅游的热点。如喜玛拉雅山、撒哈拉沙漠等

都是大自然神奇力量的代表。同时,宁静的自然景观也能供游客追寻庄严和升华

的感觉。如杭州的西湖就是典型。除纯粹的自然景观,中国濒危的动植物物种是

吸引海外特殊兴趣旅游市场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例如四川熊猫、江苏盐城的麋鹿、

丹顶鹤等等。

再次,西方游客的英雄主义情节较重,以表现人类征服自然伟大力量的景点

对他们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如三峡改造、大运河及长城这两大中国古代工程奇迹

等。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最后,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所传递出的神秘感也吸引了许多的西方游客,如

曲阜孔庙,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等等地方,游人如织的场景比比皆是。当然,

仅仅依靠一座庙宇是无法成为以宗教信仰为特色的旅游区的。

2)代表性区域市场的旅游需求

 北美洲游客的需求特点

在北美洲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旅行商2006年销售和2007年重点推出

的中国旅游产品中,最受客人欢迎的线路仍然是传统中长线的观光产品,京、西、

沪、桂经典城市加长江三峡,或者经典城市加华东(苏州、黄山),平均在华停

留13天左右,这两条线路组合基本是每个旅行商必卖之产品。此外,中西部旅

游线路,如云南、丝绸之路、西藏、四川、张家界等日益得到青睐,特别是丝路

和西藏产品的热度上升比较明显。

针对北美洲华人的旅游产品日益呈现多样化,江南水乡游、中华美食游、七

大古都游、寻根祭祖游等受到不同层次华人的欢迎,另有旅行社还增加了北京、

上海等一地多天深度游,以满足不愿走马观花的客人的需要。

此外,2006年北美洲游客的旅行团队规模缩小,散客量增加明显,有些增

长70%以上。散客有第二次、第三次去中国的,也有不少是第一次到中国旅游的。

由于发达国家互联网的高速发达,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英特网获取旅游目的地信

息,从而帮助自己进行选择。便捷的网络预定在西方十分普及,因而实现在线销

售对吸引这些游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北美洲旅行商的产品中,出现了中国-越南、中国-印度和中国-俄罗斯

等联线旅游组合,产品类型和组合更加丰富。

 欧洲游客的需求特点

2006年,就欧洲的出境旅游市场而言,波兰的出境旅游人数的增长率最高

(17%),其次是俄罗斯(10%)、爱尔兰(10%)。西班牙(8%)、意大利(8%)、

捷克(7%)及瑞士(7%)也呈现出大于平均数的增长幅度。当然,从以往的发展

来看,中国主要的欧洲客源国仍然是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实力很强的发达国

就2006年的旅游需求来看,因“事件、会务会议”等目的出游的游客,增长

比例为14%;“乡村度假”的市场增长幅度稳定,维持在9%;“城市休闲”市场

增长5%;“阳光海滩”度假是欧洲游客的主要旅游方式,这一市场在2006年的

增长比率为4%。

图5、2006年欧洲游客旅游活动类型

3)旅游市场长期需求分析

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 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趋势

1) 游客更多地关注有趣且健康的旅游活动;

2) 愿意更多地参与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旅游活动;

3) 带有“志愿者”性质的活动受到很多西方游客的欢迎和相应;

4) 注重旅游目的地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展现当地生活元素的旅游活动

受到青睐;

5) 尤其关注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性;

6) 人们更希望旅游活动是一种教育的过程,通过旅游可以提升自我;

7) 将休闲度假也作为一种学习。

 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

有几类组合型或新型的旅游活动将越来越受到西方游客的喜爱:

1) 探亲访友或家庭型旅行;

2) 商务与休闲相结合的旅行;

3) 重返第二故乡或居所;

4) 康体、养身、水疗旅游活动;

5) 教育旅行;

6) 提高生活品质、品位的旅行(如:没有年龄界限的旅行);

7) 生态、探险旅游;

8) 太空旅行;

9) 跨国、跨大洲旅行;

10) 虚拟旅游等。

 世界十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表1、世界十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在十大排名最前的消费国中,除中国、日本以外,其他都为西方发达国家,

国际旅游者消费总

排名

如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荷兰。消费水平的高低

额(十亿美元)

也直接地提示了旅游目的地在做旅游营销时所应选择的市场重点。

2004

世界633

德国71.0

美国65.8

英国56.5

日本38.2

法国28.6

意大利20.5

中国19.1

加拿大15.9

俄罗斯15.7

荷兰16.4

资料来源:世界旅游组织

2005

680

72.7

69.2

59.6

27.5

31.2

22.4

21.8

18.4

17.8

16.2

5页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