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上海酒店式公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旅游日记admin16浏览0评论
上海酒店式公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2024年5月18日发(作者:新安江山水画廊游玩攻略)

上海市酒店式公寓市场研究分析

一、上海地区酒店式公寓分类

(一)上海的酒店式公寓根据目标客户和物业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两

类:

一类是“小户型单身公寓”,从2000年开始,这类物业进入上海

住宅市场,连连引起热销的火爆场面,以“小户型、低总价和酒店式

服务”作为其最主要的卖点,赢得了大量上海新兴白领的年轻购房群

和投资客。比较典型的楼盘有:青年汇、蓝朝部落、虹桥首席和奔腾

新干线等。

另一类即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伴随着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的增

多,以“上海商城酒店式服务公寓”为代表的物业类型,这类物业主

要为在上海从事商务活动的外籍人士提供国际化的居家服务设施。从

最初的上海商城到目前以品牌优势取胜的“雅诗阁”集团,形成上海

房地产市场独具特色的物业类型。

(二)按照投资商盈利模式划分:

1.全出租酒店公寓

高档型公寓基本都属于这一类,部分中档型如黄浦酒店公寓也属

此类型。这类公寓的投资方是将物业作为类似酒店的经营方式长期经

营,通过租金取得利润。因为此类酒店式公寓一般由一个业主进行经

营,管理较为简单,容易创品牌,但同时由于资金回收期长而投资风

险较高。

2.可租售的酒店式公寓

目前上海大多数的酒店式公寓都属于此类,发展商先卖掉一部分

单元,收回一部分投资,再留一部分出租,这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但由于有较多小业主,经营管理有一定难度,有些小业主可委托该管

理公司经营管理,也可自己出租,或自用,因此租金不尽相同,可能

会造成一定的经营麻烦。

二、上海酒店式公寓区域分布

从上海酒店式公寓历年的发展情况来看,90年代中期为较为集

中的供应期,1998年达到最高点, 90年代末开始转淡。从2000年

开始,上海地产市场开始升温,酒店式公寓供应逐渐增加,2003年

为供应高峰,到近年略有减少,但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又开始红火。

酒店式公寓的吸纳状况1997-2000年比较平稳,市场供大于求,

表现相对低迷;到了2001、2002年吸纳量明显加大,以后稳步上升,

空置率也不断下降,酒店式公寓局部中心地区表现出供不应求局面。

2005年前因政策性因素,吸纳量减弱,但空置率依然维持较低水平。

2006-2008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临近,酒店式公寓的供应量又有大幅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