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浅析

旅游日记admin10浏览0评论
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浅析


2024年4月19日发(作者:人民医院免费咨询电话)

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浅析

摘要:近年来,考古遗址公园作为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重要模式,与城市更

新在空间资源分配、服务业态支撑、文化产业补链等方面发生紧密的关联。本文

以临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例,综合分析遗址公园规划与城市空间重

构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公园建设为载体、遗产保护为内核、遗址活化利用为手段,

整合存量土地和可利用资源,实现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的效益统筹。

关键词:临安,吴越国,遗产活化,城市更新,考古遗址公园

1.规划背景

2017年4月,临安区政府地下车库人防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建筑基

址,随后数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五代吴越国衣锦城建筑址初现。

2018年初,锦南街道锦桥村保障房项目施工现场再次发现文物遗迹,经考古部门

为期4个月的发掘,《咸淳临安志》中记载的净土寺遗址露出神秘面纱。新发现

的遗址与现存的钱王陵、功臣山(含塔、寺)一同揭开了自五代以来临安城市的

演变“源点”,即“城—陵—寺”一体的整体格局。

2.总体规划

在前期对临安吴越国文化史迹与现代城市空间叠加分析基础上,考古遗址公

园规划以遗产突出价值阐释场景为核心,置入“陵-城-寺” 三大要素媒介,以上位

规划、历史场景、城市时代特征为准绳,通过与城市空间更新的联动,最终实现

“城-园”互融发展的规划愿景。

2.1总体定位

规划拟建成以吴越国文化史迹为核心,以临安城市变迁空间叠加为内涵,集

吴越国王陵保护展示、佛教文化遗址展示、城市建筑遗址展示、临安山水城市景

观展示为一体,具有遗址保护、教育展示、文化传承、科学研究、艺术创意、旅

游休憩等多种功能,以展示和体验吴越国历史文化、佛教文化、临安县(军)治

城市发展变迁、展示和体验人居与城市和谐发展关系的考古遗址公园。

2.2 规划架构与核心内容

考古遗址公园总体划分为太庙山、功臣山、塔山路三大区块,形成“两区一轴”

的整体架构。其中:

太庙山区块——为墓葬主题展示区,以钱王陵为主体,太庙遗址、衣锦城遗

址分列东西两翼,以太庙山、青龙山、白虎山的山形地势反映五代王侯墓葬选址

的大格局,利用临安图书馆的改造在外围解决游客集散及文化展示的场所需求。

功臣山区块——为佛教主题展示区,以功臣寺、净土寺、净度寺遗址为展示

核心,通过遗址现场展示、吴越佛教研学营地建设等手段,充分发掘区块价值内

涵,与太庙山片区遥相呼应,展示钱镠从出生到归葬的完整序列。

塔山路区块——为吴越文化体验带,重点植入非遗体验、特色商业、现代教

培等城市业态,兼顾遗址公园主题和现代城市发展需求,通过道路步行化改造,

串联南北两片区,实现游线和视廊贯通。

(遗址公园总平面图)

3.规划策略

3.1“非共识”思维演进

考古遗址公园兼具教育、游憩、科普等综合功能,是遗址保护展示和方面具

有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从前期调研、中期衔接到后期调整,遗址公园的规

划编制经历了数轮“思维复盘”,在公众参与、城市共享、专业衔接等层面经历了

从“非共识”到“共识”演进。

(1)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意见共筹

在遗址公园各节点的提升改造过程中,规划编制单位对钱王恭祭、日常游客

参观、城市资源共享等实际功能需求进行重点评估,如钱王陵中轴线提升设计中

将人车集散活动南移至吴越文化展示中心(现图书馆),有效利用长期闲置的钱

王文化广场北广场,释放现钱王陵牌坊前场空间,解决大流量参观民众封堵入口、

侵占衣锦街交通空间的问题;对钱王祠月台上下空间进行视线分析,通过竖向设

计保证钱王恭祭活动时参观者的视觉条件;此外,在钱王陵展陈展示提升规划过

程中,规划编制单位与钱氏后裔开展充分沟通,在研究资料获取、展陈空间设想、

相关文物征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收获。

(2)政府决策下的城市共享

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内涉及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者保护区划内管控

规定、遗产类型、视廊空间等均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限制条件,共享城市已有配

套服务设施、解决游客集散和参观场地需求,是规划编制者与政府决策者多轮沟

通的重要内容。如利用临安图书馆外迁进行建筑改造,妥善解决太庙山片区游客

服务中心选址问题,退地还民、留白于后代;如利用废弃钱湖水库堤坝改造为吴

越佛教研学营地,解决功臣山片区配套服务场地缺乏问题。

(3)动态角度下的策略共谋

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强调规划的弹性与动态属性,其保护展示方式、功能分区、

考古预留区设置的设置遵循规划“蓝图”,其中的考古预留区旨在为后期的考古发

掘和研究工作创造空间余地。同时,注重考古计划与保护展示的衔接,在遗址探

明、风险预估的情况下陆续转换遗址区展示成果。

3.2“混合式”规划策略

地处老城中心的特殊区位决定了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呈现“适应

性、混合式、多样化”的基本特征。在近年来规划领域“多规合一”理念的指引下,

选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混合决策是确保规划成果落地、实现资源

有效配置、提高规划管理效力的有力保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上位规划的指导效力进行评估分析尤为重要,关乎考

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首先,政府战略决策和文物保护规划为公园

规划提供宏观基础与目标导向,决定了项目整体定位;其次,对地块单元的建设

控制、考古发掘计划成果、共管职能部门的适配评估,是规划编制和成果落地的

利用基础,也是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辅助抓手。

4.结语

当代城市的演进和更新具有其独特性与复杂性,具体反映在用地类型权属的

复杂性、聚居人群诉求的多样性、土地空间发展的限制性以及传统空间风貌的控

制性等。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涉及遗产资源整合、场景价值诠释、配

套资源共享,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实现蓝图到项目的平稳落地,实质上是在一定范

围内集文保、规划、城建、考古、管理等多学科、多部门对城市优势资源的价值

评估和重构,是遗产活化和城市更新双赢策略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贺艳.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C].重庆.规划创新-2010中

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

[2] 冉淑青等.国内外大遗址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其实[J].人文杂志.2013

[3] 刘斌.从良渚遗址潭关于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文物保护周

刊.2013-07-19(005版)

[4] 石竹云.城市中心发展业态创新——载体特色化空间构建研究[D].南京.东南大

学.2014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