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去西塘旅游网主打全国风景介绍,全国地图查看!

谈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旅游日记admin26浏览0评论
谈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2024年5月11日发(作者:东莞松山湖景点介绍)

龙源期刊网

谈谈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作者:舒建建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1期

高一地理科目普遍被认为是副科,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地理是一门理

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潜在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

效的成分。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学习、工作所具

有的重要意义,才能令其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我们老师要利用课堂教

学,对学生所关心的关于生活和地理的关系进行讲解和分析,使他们觉得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

的,是与生活联系十分广泛的,认为地理学习不仅有趣而且有用。

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还可以有效应对生

活中的各种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存需要,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面我们以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例,对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做以下说明。

一、衣与地理

服饰首先是人类基本生活的必需品,满足人们的生命需要。除此之外,它还代表着一个时

期、一个地区的文化状态。服饰由于特定的时代环境及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服饰不但受到自身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必然受到社会风俗习惯和地理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与

生活方式的不同就造成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审美观。每个人

都生活在一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文化圈内,地域文化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风俗,也影响着

服装样式的穿着流行。越是封闭地区,地域性的特点越是强烈。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地域文明的象征。

二、食与地理

中国人的饮食可谓博大精深,中国和法国等国家一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

有完整体系和深厚文化的饮食大国。即便是在国内,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也孕育出多种多样

的饮食文化。这无疑是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到中国人

饮食的南北差异,人们总是用八个字精辟地概括——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秦岭—淮河是800

毫米等降水量分界线,其以北地区多处在半干旱区,降水较少,作物以小麦、高粱为主,而面

粉是制作各种面食的主要材料,所以在北方,馒头、面条、烧饼、饺子很多见。秦岭—淮河以

龙源期刊网

南地区,地处半湿润或湿润区,降水丰沛,水稻生长旺盛,能一年多熟。所以南方人主食米

饭,并用米线、米粉取代了面条,还另有米糕、粽子、汤圆等食品。

三、住与地理

纵观中外传统民居住房的样式,修房造屋材料的选购,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影

响,使世界各国的房屋各具特色,成为各地风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我国北方建房多采用木料,而南方建房多采用竹料;蒙古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

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

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通气性好的竹楼为主。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劳动人民在长期适应气候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地方风格的

各种住房,如东北的火炕、傣族的吊脚楼、海南岛的石头房、黄土高原的窑洞、青藏高原的庄

窠住宅等。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地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

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的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

距等因素。

四、行与地理

人们的出行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炎热的夏季,太阳高照;多雨的春季,阴雨绵绵。我们

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天气系统,为学生讲解生活中出行遇到的地理现象,学生的热情顿时会高

涨很多。在高山峡谷中,人们利用峡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骆驼成为

“沙漠之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骑着骏马驰骋如飞;在江南水乡,人们利用船舶在江

河上穿梭往来。此外,人们出行,无论是旅游还是出差,都要根据天气与环境情况,决定出发

时间与选择交通方式。

五、学识与地理

我们常常鼓励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国际上的大事件,了解自己祖国的发展,但是这些都需

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作为前提。例如目前ISIS的相关问题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伊拉克战争与

叙利亚内战都是新闻报道上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俄罗斯与土耳其关于侵犯领空的新闻也时常出

现在我们的眼帘之中,但是如果想要了解这些,首先要知道当地的地理情况,伊拉克与叙利亚

接壤,而ISIS目前占据着两国的部分领土,叙利亚同土耳其是邻国,但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境

内打击ISIS,俄罗斯同土耳其领土并不接壤,他们的领空争端是在叙土边境。只有掌握了这些

信息,才能对新闻联播中的内容有相关了解,使地理丰富学生的学识。

龙源期刊网

总之,我们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

我们的身边。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

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潘晓峰.联系实际实施“生活化”的地理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10).

编辑 赵飞飞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